中国采暖产品出口情况
9月24日,观察者网报道,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显示,在2022年多数家电产品对欧洲出口额呈下降态势的情况下,空调、电热水器、电暖器、电热毯、电吹风等品类逆势增长,1-7月累计出口额规模分别为19.9亿美元、1.3亿美元、4.9亿美元、3340万美元、1.6亿美元, 其中电热毯以97%的增速“一骑绝尘”。
海关总署的数据也印证了电热毯在欧洲的需求激增。今年1月,欧盟27国进口中国电热毯月度数量为18.9万条,6月增长至52.1万条,7月快速攀升至129万条,环比增长近150%。
据央视财经22日报道,浙江宁波慈溪市是我国取暖器生产基地之一,出口量占到全国三成。往年,出口的取暖器生产旺季在9月中旬左右就结束了。今年由于许多欧洲国家天然气使用量受限,对中国的各种取暖器需求量持续增加,不少进口商纷纷临时追加订单 ,带来了一轮“补单潮”。
在浙江宁波慈溪市观海卫镇,一家企业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一批便携式家用取暖器。企业负责人介绍说,这批产品的客户来自德国,本来在年初签订的100万美元订单已经发货完毕,但在今年8月,客户要求再追加33万美元的订单。据了解,这家企业去年共出口取暖器150万台,价值约1780万美元。而今年前8个月,企业已出口取暖器200万台,价值约2280万美元,增幅接近30%。
类似的现象在其它取暖器出口企业也同样出现。浙江慈溪某电器公司总经理徐松烈表示,“欧美市场是我们的主体市场,欧洲市场又是占比较大的一头,大概占70%-80%,像这种同类型的取暖器,目前来说占整个市场出口量是第一位的。”
目前,慈溪市共有100多家取暖器生产企业,出口量占到全国的30%。宁波海关所属慈溪海关查检一科科长岑娜介绍,较往年同期相比,出口欧盟的取暖器销售季节,预计将延长一个月左右。
燃木壁炉情况
8月2日,第一财经报道,德意志银行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天然气供应仍然紧张,德国家庭今冬可能会转用木材作为取暖来源。另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德国木材贸易额增长近25%,其中,锯材增长了23%,面板材料增长32%。在德国,近一半家庭使用天然气供暖,自从俄乌冲突之后,天然气供应紧缺、价格飙升,且前景难以预测。从今年10月起,德国即将加征取暖附加税,天然气价格预计还会进一步上涨。以一个四口之家计算,每年增加的费用大约在500欧元(约合3472.90元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用木材取暖要便宜得多。
最近家住在德国汉堡的莉莉安发现不知不觉,电、气价格都已经涨了两三倍。“油价就更别提了,肉也涨了30%左右,就工资不涨。”她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莉莉安家里也有壁炉,但从来没有想过要真的用壁炉来取暖。“不是真的烧大块劈柴,而是烧一种据说是较为环保的锯末屑。”她解释道。根据德国媒体报道,这让德国锯木厂生意大增,由于生产赶不上需求,压好的锯末颗粒还“热乎着”就直接装上卡车。
相较于暴涨的天然气价格,用木头取暖则要便宜得多。有客户告诉德国炉灶制造商GünterMeurer,他们不想在冬天挨冻。与去年相比,燃木壁炉的需求翻了一番,而GünterMeurer正在努力跟上。目前新客户的订单甚至排到了今年冬天以后。(另可参考德国之声7月31日的报道)
德国烟囱清扫协会(ZIV)负责人古拉(Alexis Gula)表示,对烟囱清扫的需求也增长了30%~40%。他在斯图加特附近的客户告诉他,一两年前,用壁炉是想暖和点、增加点额外热量,现在则是为了确保能源供应。
德国将这种锯末屑列为生物质功能,并在政府层面提供补贴,安装这种供暖系统可以得到最高45%的补贴金。2022年初以来,德国联邦经济与出口管制局已收到近6万份安装生物质供暖系统申请。
根据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服务局全球农业信息网络提交的一份新报告,预计欧盟今年对木屑颗粒的需求将扩大至2430万吨,原因主要就是在德法两国生物质供暖系统的安装大增。该报告表示,过去10年中,欧盟对锯末屑的需求大大超过了欧盟内部产量,主要从俄罗斯、美国、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进口。今年4月,欧盟禁止进口俄罗斯木屑颗粒。该报告估计,欧盟今年的木屑颗粒产能约为2580万吨,德国是欧盟最大的木屑颗粒生产国,2021年产量估计为330万吨。
注意:文章似乎有错误,不应解释为锯末屑颗粒,而是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燃颗粒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柱状环保新能源,生物质颗粒的直径一般为6-10毫米。),对应的Amazon产品链接亦表示使用生物质颗粒。关于国内生物质壁炉、锅炉等方面的运用可参考此文。



清华大学专家何继江对海外生物质供暖案例有所研究。
德国使用的木柴
4月11日,环球网报道,为啥要把木柴放在露天呢?他解释说,这是为了风干木柴。在使用前,他会测测木柴的干湿度。潮湿的木柴很难点燃,燃烧时还会发出嘶嘶声,烟囱会冒出黑烟。而干燥的木柴燃烧冒出的烟是白色的。
使用什么木柴也很有讲究,一般硬木都非常适合,它们比软木燃烧得更慢、更久。许多德国人使用山毛榉,但是价格贵,是木柴中的“奢侈品”。因此,大家寻找橡木、桦木等替代品。云杉和松树等软木现在用的也多起来。除了用于壁炉外,德国人还用软木来进行原始烧烤。
更实惠的还有用木屑等边角料制成的木颗粒,价格远远低于木柴。记者在超市看到,一包15公斤的木颗粒价格目前约6欧元,比去年贵了2.5欧元。不过,这些木颗粒主要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进口,未来也可能会“断供”。
东亚-台湾及日本案例
据日本暖炉协会介绍,日本国内的壁炉和柴火炉的销量在2013年达到顶峰(1万900台),2020年减少到6900台,而2021年又增至7300台(日经中文网)。
据该协会顾问岩崎秀明介绍,2013年受消费税增税前的临时需求和林野厅实施的“木材利用重点业务”的推动,柴火炉销量增加。岩崎表示,“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户外活动开始受欢迎。感觉年轻人买柴火炉的也越来越多”。作为燃料的木柴随着互联网销售的普及,比过去更容易获得。
购买木柴比正常暖气费要贵得多。虽然费用因使用频度和性能等而异,但如果使用的木柴全靠买的话,一个冬天就需要10万~20万日元左右(相当于4900-9800元人民币)。因此,渡边购买柴火炉的前提是自己弄木柴。木头的切割方法和劈柴方法几乎都是利用网上的信息自学的。即便如此,像渡边一样,从切割木头开始自己弄柴并不容易。福岛县的Sugar林产从6月起开始提供“柴火沙龙”的制柴体验服务,并且可以将木柴带回家。从10月开始,制作40公斤木柴只需500日元(相当于25元人民币)。与在家居店等购买木柴相比,费用只有五分之一左右。Sugar林产的代表佐藤涼太说:“考虑装柴火炉的人越来越多,而木柴的价格很高,我们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提供服务”。佐藤自己家也用柴火炉。他说,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时,电力和燃气中断,再次感受到了可以取暖和做饭的柴火炉的实用性。

